rǎnzhǐ

染指


拼音rǎn zhǐ
注音ㄖㄢˇ ㄓˇ
词性动词


染指

词语解释

染指[ rǎn zhǐ ]

⒈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

take a share of sth. one is not entitled to;

⒉  后用以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引证解释

⒈  《左传·宣公四年》:“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公子宋 (字 子公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本谓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后用为典故。泛指品尝某种食品。 唐 白居易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诗:“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清 金人瑞 《道树遣人送酱醋各一器》诗:“馋子背人先染指,老妻报我只攒眉。”

⒉  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夫鼎足之説,始於 蒯通。然 通 之説, 韩信 以此,犹有 汉 之一足。当 三国 时而为是説,则 献帝 无復染指之望矣。”
清 无名氏 《亡国恨·协约》:“这三 韩 一块土, 俄 人久欲染指。”
孙中山 《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广西 一切幸福权利,祇 陆荣廷 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 广西 同胞不能丝毫染指。”

⒊  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

宋 苏轼 《次韵水宫》:“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黿。”
明 薛冈 《天爵堂笔馀》:“七言律法度贵严,纪律贵整,音调贵响,不易染指。”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復染指声律。”
朱自清 《<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国语辞典

染指[ rǎn zhǐ ]

⒈  春秋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大夫子公(公子宋)​食鼋鱼美食。子公大怒,伸指于鼎中沾点汤,尝了一下鼋鱼的味道即走。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后用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唐·皮日休〈酒中十咏〉诗一〇首之四:「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论秦蜀》:「夫鼎足之说始于蒯通。然通之说韩信,于此犹有汉之一足。当三国时而为是说,则献帝无复染指之望矣。」

问鼎

英语to dip a finger (idiom)​; fig. to get one's finger in the pie, to get a share of the action, abbr. for 染指於鼎|染指于鼎

德语sich widerrechtlich aneignen (V)​

法语mettre la main sur

分字解释


※ "染指"的意思解释、染指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2.一百零四、拨开岁月纠结如麻的情丝,染指纤尘的年华清晰可见,在别离曲弹奏起之时,我始终承认我的内心。我爱他,不管是经历了场怎么样的浩劫,不管岁月鞭策的我怎样的伤痕累累,我承认自己始终爱他。

3.常熟市主要河道包括各城区河道和各乡区河道的非饮用水环境日趋恶化,主要污染指标绝大多数超标。

4.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

5.大贝勒,谁让你目光短浅,放任昏馈,若不是你眼窝子浅对父汗不敬,想必我也没有这个机会吧,父汗的妃子也是你能染指的。

6.拨开岁月纠结如麻的情丝,染指纤尘的年华清晰可见,在别离曲弹奏起之时,我始终承认我的内心。我爱他,不管是经历了场怎么样的浩劫,不管岁月鞭策的我怎样的伤痕累累,我承认自己始终爱他。

7.除非生命中有你,否则,即使能恣意妄为,能染指任何想要的,我也不会快乐。

8.上,王室内讧从来没有造成国家政权的动摇,王室内就算杀个你死我活,也没关系,可是如果有外人想趁机染指,那么就算再大的血海深仇,王室内部也会众志成城,共御外侮。

9.周天暴跳如雷,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快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换来的战利品,这群孽畜也敢染指。

10.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