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李东阳 > 李东阳代表作品

李东阳的诗词

本页收录李东阳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东阳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东阳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东阳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东阳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上元后十日会冶斋观梅值雪限韵二首 其二

明代李东阳

片雪斜飘别院东,此花风致偶能同。飞从贝阙三千丈,占惯春风第一丛。

剪刻似经词客赋,栽培多荷主人功。相逢欲斗空明色,正对金杯腊酒红。

奇才叹

明代李东阳

奇才复奇才,二圣一语孤臣哀。

孤臣哀,泪如雨,众欲杀臣臣有主。

夜合花二绝 其二

明代李东阳

袂掩芳尘欲避春,羞将月夕换风晨。向来花品看应熟,不待开时已可人。

谢谢方石石镇纸

明代李东阳

风檐细楮飘如叶,恼乱閒愁千万叠。试将觚石置我前,坐镇浮浮成妥帖。

谁其赠者方石翁,瘦骨与石将无同。石形可碎理不曲,此语吾传东海东。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

明代李东阳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

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寿董圭峰六十 其一

明代李东阳

百尺圭峰势入云,看君标格动人群。雄才捷可时挥翰,老眼明堪夜校文。

千载极星当阙见,九霄清鹤傍城闻。长生会里神仙客,宴罢宫筵酒再醺。

曰川会诸同年用韩昌黎园林穷胜事钟鼓乐清时二句分韵得时字因效韩体

明代李东阳

念我三同友,夙多豪俊姿。南宫同甲第,翰署同文词。

功业复同志,希皋慕龙夔。官曹有燕会,亦以存箴规。

春兴八首 其五

明代李东阳

六年书诏掌泥封,紫阁春深近九重。阶日暖思吟芍药,水风香忆种芙蓉。

登台未买千金骏,补衮难成五色龙。身病益愁愁转病,老来归思十分浓。

愚乐传公尝种松数百株读书其下有主松书院在焉为作诗以遗其子若孙

明代李东阳

旧时书屋长为主,手种青松间石根。卧拥白云春下榻,到随寒月夜开门。

风霜阅历无年岁,樽酒过逢有子孙。闻说大夫封已贵,故枝新叶总沾恩。

幽怀(四首)

明代李东阳

墙根老树碧生苔,门卷疏帘一半开。

岩影乍晴云欲散,雷声忽动雨还来。

次汝学地官韵送民表还治望江二首 其一

明代李东阳

缧绁孤身在,风尘两鬓馀。福宁非塞马,殃已分池鱼。

载睹虞门辟,终沾汉网疏。悲欢意不极,临别但踟蹰。

送朱博士还考亭得业字

明代李东阳

紫阳足苗裔,乃在闽与歙。建宁见诸孙,历世方十叶。

名从东曹荐,谱自前朝牒。温然大雅姿,欲语还若怯。

四月二十二日日讲初罢柬体斋学士先生

明代李东阳

三十年来两月忙,讲筵犹饱大官羊。联班左掖天颜近,散直西堂雨气凉。

秪谓积诚须感格,敢言多暇得徜徉。词垣老友箴规在,未遣茅心一夜荒。

予已邀鸣治既不果至且招予同宿未敢辄赴用韵奉答

明代李东阳

南楼清洒一尘无,怪㡳高人不待呼。行止古来真漫尔,主宾今日竟谁吾。

云端紫盖瞻前殿,雨里青山忆后湖。独负两京三载话,短檐长日未能晡。

哭舍弟东川五首 其二

明代李东阳

慈母嗟何及,三人瘦汝强。提携成老大,辛苦竟摧伤。

世事翻今昔,悲歌递短长。向来门户托,回首意凄凉。

雪和佩之韵上元后一日

明代李东阳

天风吹雪下鳌山,天上仙郎白玉颜。云母屏风春卷幔,水精宫阙夜开关。

光疑素月鸦初动,路绕层空鹤乍还。冰溜堕檐真欲滴,风花满树若为攀。

寿琼山丘先生

明代李东阳

周岳生申日,商岩梦说辰。共瞻调鼎任,纯用读书人。

位迥登三事,年高过七旬。辞章极恳恳,天语慰谆谆。

鳙溪四景为汪刑部希颜作 其四 芳村夜读

明代李东阳

萧条城市不闻喧,杳杳书声若个村。空谷响馀虚籁远,一灯深处夜堂昏。

月斜孤枕长惊梦,雪打寒窗早闭门。此夜客中浑不忘,隔邻南语教儿孙。

郊斋和张养直脩撰韵

明代李东阳

煖风晴日丽层天,雾驾飙车从列仙。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朝班晓蹑青霄上,御气春浮紫盖边。珍重玉堂清密地,新诗莫遣外人传。

黎沧隐观趣楼

明代李东阳

龙峰峰下俯江流,上有元龙百尺楼。叠嶂远从巴树拥,巨涛平蹙楚天浮。

芳村花柳春风遍,晚岁桑麻暮雨收。汀鸟下时云片片,渚鳞行处水悠悠。

九日盆菊盛开将出郭有作

明代李东阳

买得长安担上秋,南山只在屋西头。

花开正好逢佳节,身病那堪复远游。

四禽图 其一

明代李东阳

鸲鹆色不如鹦鹉,强向筵前学人语。网罗西下陇山空,毛羽虽佳不如汝。

铁衣金觜双雕楹,世间无处无弓缯。试听内苑笼中语,空诵弥陀六字名。

四禽图

明代李东阳

叚鹆色不如鹦鹉,强向筵前学人语。

网罗西下陇山空,毛羽虽佳不如汝。

送屠大理元勋录刑福建

明代李东阳

九寺官高重两京,北来冠盖且南征。清怜解橐留家地,老识登堂拜母情。

司马昼游非衒宠,欧阳夜坐本求生。况逢紫凤衔书日,盆覆须教仰大明。

湛编脩若水册封安南

明代李东阳

圣朝荒服尽冠缨,岭外交南旧有名。文字不随言语别,道途长共海波平。

一家两被周封命,六载三回汉使旌。天上玉堂非远别,故乡重慰倚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