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书造句


1.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

2.班固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从他编著的图书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编辑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秉笔直书、既继承又创新。

3.尽管他有着难言的隐痛,但他仍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地记录着史实,终著成不朽名作。

4.面对这份问卷,这些区(县)委*记、区(县)长或挥笔直书,或掩卷沉思,最终把属于他们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公众面前。

5.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6.春秋有董狐之笔,恶不掩,善必彰,当年赵盾弑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连杀数名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7.秉笔直书、实事求是是它的灵魂;彰往察来、古为今用是它的功能。

8.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

9.储安平是一个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上有过成功尝试的民主报人,他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编辑家,又是一个秉笔直书的时评家。

10.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11.我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写作上秉笔直书,毫不夸大其词。

12.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13.历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当朝,事一关联当世,所谓秉笔直书更难做到。

14.历史上的史家都怕得罪当朝,事一关联当世,所谓秉笔直书更难做到。

15.储安平是一个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上有过成功尝试的民主报人,他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编辑家,又是一个秉笔直书的时评家。

16.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17.这声音不快不慢,这动作一笔一换,时而左移,时而右变,时而跨出马步,时而又作秉笔直书状。

18.明燕王朱棣兵变夺取帝位,方孝孺秉笔直书“燕贼篡位”,被杀,灭十族。

19.在史学史上,直书与曲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史学现象,都与孔子有关。

20.负责国家档案的齐太史不动声色,秉笔直书“崔杼弑庄公”。

21.班固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从他编著的图书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编辑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秉笔直书、既继承又创新。


※ "直书"造句求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