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失的成语故事


一举两失

拼音yī jǔ liǎng shī

基本解释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出处《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一举两失的典故

宋朝时期,宋仁宗因郭皇后与宠妃之间的矛盾就要废了郭皇后,宰相吕夷简积极鼓动仁宗废后。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坚决反对废后,仁宗大发雷霆降他们两人的职,河阳判官富弼上书:“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举两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国中之国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阿谀奉承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床上安床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个人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夸大其词 《宋史 王祖道传》:“蔡京开边,祖道欲乘时徼富贵,诱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士,夸大其辞。”
陌路相逢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难言;欲言情,又无情可言。”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二八佳人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杨柳依依
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描写四季的成语

十二生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