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不择音的成语故事


鹿死不择音

拼音lù sǐ bù zé yīn

基本解释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鹿死不择音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灵公想当霸主,在扈地会合诸侯,他不愿与小国郑穆公见面。为缓和矛盾,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写信,信中表示国与国之间得以礼相待,靠德服人,不然就会出现“鹿死不择音”,完全没必要铤而走险去打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鹿死不择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无所有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七搭八扯
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辞简意足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