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言微中的成语故事


谈言微中

拼音tán yán wēi zhòng

基本解释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谈言微中的典故

秦朝善于歌舞的小矮人优旎,他很会说笑话,他所说的笑话中包含着大道理,往往都是切中要害的精辟之言,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一次秦始皇想扩大御花园。优旎风趣地说可以多养鹿,用鹿角去顶撞敌人。秦始皇觉得想法不妥就打消这念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谈言微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挺身而出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面兽心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物腐虫生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存而不议 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逆来顺受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缠绵悱恻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互通有无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