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网a>成语词典人人得而诛之人人得而诛之的故事

人人得而诛之的成语故事


人人得而诛之

拼音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基本解释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出处《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暂未找到成语人人得而诛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人人得而诛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动天地,感鬼神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多多益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用心良苦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