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zhì

外制


拼音wài zhì
注音ㄨㄞˋ ㄓˋ

繁体外製

外制

词语解释

外制(外製)[ wài zhì ]

⒈  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 唐 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参见“内制”。

唐 李翱 《卓异记·门生为翰林学士撰座主白麻》:“代宗 登极,并领詔誥,每授相除将,不由外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
《宋史·刘敞传》:“﹝ 刘敞 ﹞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

分字解释


※ "外制"的意思解释、外制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由于红外制导武器有很高的命中率并且已被大量使用,因此红外干扰技术受到了重视并且得到大力发展。

2.这个办法行不通,局长会改弦更张,另外制定。

3.这个办法行不通,局长会改弦更张,另外制定。

4.很多国内外制造业纷纷选择了在南昌安营扎寨。

5.很多国内外制造业纷纷选择了在南昌安营扎寨。

6.很多国内外制造业纷纷选择了在南昌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