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士卒


拼音shì zú
注音ㄕˋ ㄗㄨˊ
词性名词

士卒

词语解释

士卒[ shì zú ]

⒈  旧称士兵。

身先士卒。

soldiers;

引证解释

⒈  甲士和步卒。后泛指士兵。

《管子·立政》:“兼爱之説胜,则士卒不战。”
《后汉书·皇甫嵩传》:“嵩 温卹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军中皆曰,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鋭,临难不顾,身先士卒。”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位大帅因为办过军务,与士卒同过甘苦,所以除了这班戈什哈之外,无论何等兵丁的説话,都信是真的。”

国语辞典

士卒[ shì zú ]

⒈  兵士。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英语soldier, private (army)​

德语Soldaten (S, Mil)​

分字解释


※ "士卒"的意思解释、士卒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守卫边疆,无怨无悔;抢险抗灾,身先士卒;科技建军,国防稳固;为国为民,军功无量。八一建军节,向人民子弟兵问好,愿他们兵强马壮,再立新功!

2.须臾,数之不尽的士卒,漫山遍野四散奔逃,仓惶中,丢盔弃甲的溃败逃窜,在其身后,是一片让人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甲胄洪流,状若疯狂的叫嚣着追赶厮杀。

3.上城遥观宋军五个大营,深沟壁垒,刁斗森严,想必是休整士卒,以备攻城。

4.我再细细审阅小几上走过九十五个春秋的绝代海伦:为她醉卧特洛伊沙场原是古来士卒征尘里的夙愿!我昂首付钱阔步挟她回家。

5.只见亚龙身先士卒,位于那冲击阵列的最前端,他一马当先,首先跃进了兽人团队的刀山剑林之间,手持。

6.前锋部队的责任。并不在于前进或后退,而是在于诱敌。……前锋部队应以精兵构成、将领、官佐、与士卒,俱应各就其等级的需要,充分熟悉于担当此种任务所必要的特殊战术。未经训练的队伍,只有引起麻烦而已。

7.身先士卒,勇闯事件现场,只为把一线新闻抓;跋山涉水,深入不毛之地,只为把真实事件发;仗义执言,不怕恐吓欺诈,只为把百姓呼声传天下。记者们,你们辛苦了。愿你们身体健康,平。

8., 不过他军中士卒难免要埋怨朕为小人蔽目,赏得不公。

9.再看这夏军大营,壁垒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队队巡逻士卒来往穿插,几乎没有任何死角。

10.一军之主将如果垂头丧气,看在士卒们眼中会有放大效应,军心一散,那便大事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