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n

炭疽


拼音tàn jū
注音ㄊㄢˋ ㄐㄨ
词性名词
港台炭疽病 脾脫疽 惡性炭疽 炭疽膿皰

炭疽

词语解释

炭疽[ tàn jū ]

⒈  温血动物(如牛和羊)的一种传染病,由形成孢子的细菌(炭疽杆菌)所致,可由动物转移到人体,特别是在操作感染动物制品(如毛发)时,特征为外溃疡小结或肺部损害。

anthra;

引证解释

⒈  急性传染病。马、牛、绵羊等家畜和人都能感染,病原体是炭疽杆菌。病畜的症状是发高热,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部肿胀。人感染后,发生脓疱、水肿或痈,也能侵入肺或胃肠。家畜的炭疽病有的地区叫癀病。

分字解释


※ "炭疽"的意思解释、炭疽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实验结果表明:补体系统在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之前,对机体防御炭疽菌的侵袭起着重要作用。

2.炭疽热必须是人们直接接触了这种病菌,才有可能被感染。

3.专家还指出,目前蔬菜病害主要有辣椒炭疽病、病毒病、白绢病和瓜类枯萎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瓜绢螟、小菜蛾、茶黄螨、红蜘蛛等。

4.当炭疽被用作生物战剂时,人们一旦吸入细菌孢子,炭疽杆菌就会对人体形成威胁,同时病情将迅速恶化。

5.一战中,德军利用马鼻疽、炭疽病菌袭击协约国军队的人员和马匹,这是所谓生物武器使用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