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灰的成语

有关灰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灰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死灰复燃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心灰意懒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一鼻子灰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槁木死灰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灰心丧气灰心:心像灭了的死灰;丧气:意气沮丧。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明 吕坤《呻吟语 下 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散灰扃户①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②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枯木死灰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灰头土脸谓面容污秽。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灰身灭智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粉身灰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百念皆灰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火尽灰冷比喻权势消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日火尽灰冷,暖气何在?当冻尸裂体、弃骨沟睿中,祸不远矣。”
灰不溜丢灰色,形容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难堪,情绪低落。张平《抉择》:“那一团团灰不溜丢的东西,就是曾让自己怎么也看不够,怎么也丢不下的织机和车床吗?”
灰身泯智见“灰身灭智”。明·智旭《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
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万念:一切念头;俱:全;都;灰:灰心;失望。清 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第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挫骨扬灰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灰飞烟灭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灰头草面佛教语,指菩萨为度化众生而随机应现各种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秽或讨了没趣懊丧的样子。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头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怎生厮见。”
心若死灰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焚骨扬灰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碰一鼻子灰想讨好而结果落个没趣。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
形槁心灰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清 钱泳《履园丛话 旧闻 席氏多贤》:“今生已被虏,人被杀,儿孤妇寡,饥寒交迫,形槁心灰,虽生亦犹死也。”
面如死灰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淮南子 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死灰复燎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清灰冷火见“清灰冷灶”。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5回:“及至到了家,清灰冷火的锁着门。”
清灰冷灶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元·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一折:“空滴滴,清灰冷灶谁曾惯,黑漫漫苦海无边岸。”
吹灰之力比喻极轻微的力量。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意懒心灰犹心灰意懒。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面如灰土同“面如土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枯体灰心见“枯形灰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所有计念,从忌心生,若枯体灰心,则万病具泯。”
灰不喇唧令人生厌的灰颜色。
坑灰未冷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唐 章碣 《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冷灰爆豆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亦作“冷锅中豆爆”。宋·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各梦同床,不妨殊调;冷灰爆豆,聊为解嘲云耳。”
与草木俱灰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明·陈继儒《晚香堂·附赞·有序》:“既为男子,忍与草木俱灰!”
色若死灰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饮灰洗胃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涤剂。比喻悔过自新。《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死灰槁木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灰心短气见“灰心丧气”。寄生《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是诚中国前途之隐忧,而足使倡言革命者灰心短气者也。”
心灰意败犹心灰意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
色如死灰比喻脸色惨白难看。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 王知古》:“保母忽惊叫仆地,色如死灰,既起,不顾而走入宅。”
焚尸扬灰见“焚骨扬灰”。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寒灰更燃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隋书·于仲文传》:“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燃,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烟销灰灭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元·刘祁《〈归潜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余。”
木形灰心形:形体。比喻不受外物干扰,意志坚定。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又或杜门隐己,块然自居,木形灰心,动逾旬月。”
灰心丧意犹言灰心丧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因方才一段话已经灰心丧意,恨娘家不给争气,又兼昨夜园中受了那一惊,也实在没精神。”
灰烟瘴气喻污浊。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见灰烟瘴气的《现代评论》。”
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先秦 庄周《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面若死灰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西汉·司马迁《史记·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灰心槁形形容意志消沉,形体枯槁。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火妻灰子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汉·杨雄《法言·渊骞》:“离(要离)也,火妻灰子,以求反于庆忌,实蛛蝥之劘也,焉可谓之义也?”李轨注:“离,山平人,而焚烧妻子,诈为吴雠,求信于庆忌,反而刺之。”
枯形灰心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形容极端消极。《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
槁形灰心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抹一鼻子灰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灰躯糜骨犹言粉身碎骨。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