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登瓦官阁

登瓦官阁

[唐代]:李白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长此镇吴京。

登瓦官阁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阁,远远望去,金陵城尽在眼中。

北边是巍峨的钟山,南面的阁檐正对着浩荡的淮河水。

寺庙中传来的颂经声里,天花如雨乱坠;合奏的乐音如同天籁齐鸣。

两侧的庙廊鼓声隆隆,飞檐四角的铁马片在风中沉吟叮叮。

阁高耸入云霄,举头仿佛可以将日月攀缘。

钟山秋色萧条,霸王之气耗尽;悠久的历史有多少忧伤的故事沉积。

夜幕中云海寥廓无边,巍峨的宫观几乎与云海齐平。

只有门匾上书写的“阊阖”,楼匾中提写的“凤凰”等字尚依稀可辩。

雷声隆隆,万山震撼,屋拱欲倾,神人来扶助。

灵光殿何足珍贵?用它可以长期保佑金陵城。

注释

⑴杨齐贤曰:《瓦官寺碑》云:江左之寺,莫先于瓦官,晋武时,建以陶官故地,故名瓦官,讹而为“棺”。或云昔有僧,诵经于此,既死,葬以虞氏之棺,墓上生莲花,故曰瓦棺。中有瓦棺阁,高二十五丈。唐为升元阁。《景定建康志》:古瓦官寺,又为升元寺,在城西南隅。晋哀帝兴宁二年,诏移陶官于淮水北,遂以南岸窑地施僧慧力,造瓦官寺。旧志曰“瓦棺”者,非也。据俗说云,瓦棺寺之名,起自西晋。时长沙城隅,陆地生青莲两朵,民以闻官,掘得一瓦棺,见一僧,形貌俨然,其花从舌根生。父老云:“昔有一僧,不说姓名,平生诵《法华经》百余部,临死遗言,以瓦棺葬之。”遂以寺名为瓦棺,本此。其说颇涉误诞,纵有此事,亦在长沙,与此无与也。不知“陶官”为“瓦官”,而易“官”为“棺”,殆附会而为之说耳。《方舆胜览》:升元寺,即瓦棺寺也。在建康府城西隅,前瞰江面,后据重冈,最为古迹。李主时,升元阁犹在,乃梁朝故物,高二百四十尺。李白诗所谓“日月隐檐楹”是也。今西南隅戒坛,乃是故基。

⑵《一统志》:钟山,在应天府东北,山周回六十里。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吴大帝为立庙,因改蒋山。《舆地志》:蒋山,古曰金陵山,一名北山。其山磅礴奇秀,比诸山特高。

⑶杨齐贤曰:淮水即秦淮,源于句容、溧水两山间,自方山合流至建邺,

⑷《阿弥陀经》:彼佛国土,常作天乐,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天乐者,天人所作音乐,清畅嘹亮,微妙和雅,一切音声所不能及。雨花者,诸夭于空中散花供养。若雨之从天而下,故曰雨花。

⑸《埤苍》:“嘈嘈,声众也。”

⑹《法华经》: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孙绰《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李周翰注:“法鼓,钟也。”

⑺真西山曰:风筝,檐铃。俗呼风马儿。杨升庵曰: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元微之诗“乌啄风筝碎珠玉”,高骈有《夜听风筝诗》,僧齐已有《风琴引》,王半山有《风琴诗》,此乃檐下铁马也。今人名纸鸢曰风筝,非也。⑻寥廊,宽广貌。

⑼《景定建康志》:按《宫苑记》:晋成帝修新宫,南面开四门,最西曰西掖门,正中曰大司马门,次东曰南掖门,最东曰东掖门。南掖门,宋改阊阖门,陈改端门。

⑽《江南通志》:按《宫苑记》:凤凰楼,在凤台山上。宋元嘉中建。

⑾《甘泉赋》:“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颜师古注:“言举立浮柱而驾飞榱,其形危竦,有神于冥寞之中扶持,故不倾也。”

⑿《鲁灵光殿赋》:“神灵扶其栋宇,历千载而弥坚。”《后汉纪》:鲁共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王余之所立也。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⒀吴京,谓金陵之地。

登瓦官阁鉴赏

  瓦官阁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位于南京。此诗明显不是战乱年代所作,估计作于中年。

  此诗流畅明快,一路对仗下来,可见李白的感动心情。几乎不用典故,明了清晰,白描风韵。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园韵 其十九

汪石青

龙鸾百队会蟠桃,冷看熙来攘往劳。座上有时吹合雅,人间何处吊离骚。

投壶未必诸天笑,衔石终看一念牢。妙手不辞稍点缀,居然忘镜又忘刀。

上立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为韵 其五

宋代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刚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变态。

随世良独难,殉道乃无悔。近日崔菊坡,坚卧辞鼎鼐。

四月朔旦过黄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宋代陈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过了黄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须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看花回 记少年事

清代杨玉衔

草草庖厨着意莹。盘盎寒生。携锄种菜荒田,认桂枝、量记窗棱。

少年无赖事,回首分明。老觉岩阿有旧盟。鹤友猿朋。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

宋代朱熹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

南岳道中二首

宋代汪元量

夜来大醉别衡阳,今日长吟下楚湘。

翠藻青苹鱼市井,白苹红蓼雁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