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不辨菽麦不辨菽麦的意思
biànshūmài

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例子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基础信息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注音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ㄇㄞˋ

繁体不辨菽麥

正音“菽”,不能读作“jiāo”。

感情不辨菽麦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辨形“菽”,不能写作“叔”。

谜语麦子当韭菜

近义词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反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英语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辨菽麦的意思解释、不辨菽麦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老实巴交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掉舌鼓唇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活蹦乱跳 欢蹦乱跳。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大失所望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
难上加难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作壁上观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敢不承命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打情卖笑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爱毛反裘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