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抵背扼喉抵背扼喉的意思
bèièhóu

抵背扼喉



抵背扼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基础信息

拼音dǐ bèi è hóu

注音ㄉ一ˇ ㄅㄟˋ ㄜˋ ㄏㄡˊ

繁体抵背搤喉

感情抵背扼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比喻控制要害。

近义词拊背扼喉

英语hit at the spine and seize by the throa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抵背扼喉的意思解释、抵背扼喉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学贯中西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眼空一世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悬而未决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自怨自艾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不二法门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疑邻盗斧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说一不二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寿元无量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冠绝一时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恶醉强酒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礼坏乐缺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