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非同小可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不可磨灭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饿殍遍野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惹是生非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顾影自怜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变化无方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去住两难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古为今用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